詠騰工商團隊-簡玉鳳

桃園342公頃受污農地 全面解列復耕

歷經二十年的整治作業,從民國 91年開始,桃園市受列管的342 公頃農地,不但在去年 (110年)全數獲得解列,日前在所有農民和專家及環保團體努力下,良田恢復生機!

台灣在50年代從農業轉型為工商業發展,然而當時農田灌排系統來不及妥善規劃與應變,導致工廠廢水進到灌溉渠道造成農田污染,最有名的事件就是71年的大潭村鎘米事件以及73年基力化工污染,這一連串的事件促使大家對環保的重視,於是在89年立法院三讀通過「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法」,開啟全國農地污染的普查工作,並在91年環保署積極投入農地污染調查工作,全國總共1155公頃農地遭受污染,桃園市就約有342公頃,大概佔全國的3成,成為全國農地污染第二嚴重的縣市。

桃園市政府環保局長呂理德表示,「既然污染都已經發生了,桃園市政府選擇勇敢面對、設法解決,所以92年起投入污染農地的整治工作,只是一開始進度不理想,在104年升格前,桃園僅完成61公頃農地整治。」由於桃園農地耕作範圍涵蓋整個桃園市,每個農田灌溉小組污染的潛在問題都有所不同,因此,桃園市環保局特別向環保署爭取「桃園市農地污染源預防管理計畫」,希望能夠去劃定每個灌溉小組污染風險的高低,再透過分級管理的概念調查可能的污染源頭,並擬定可行的解決方案。

「土壞污染是歷史留下的環境負債,」桃園市長鄭文燦表示,「所以,我上任後第一件要求環保局的工作,就是要全力執行農地污染的整治工作」桃園市長鄭文燦回憶,當時設定了在110年底前,要完成約281公頃的農田污染整治工作,「經過這幾年的努力,桃園市終於在經歷約20年的努力,我們不但如期全部完成污染改善,另外,滲眉埤土壤污染的改善作業也納入年度計畫,成為全國最大的埤塘整治工程。」另一方面,呂理德也指出,桃園農地受污染的主因有二,其一是河川取水,另一個原因則出自於早期灌排系統未妥善分離,使得工廠廢水進入灌溉渠道導致農田污染。尤其桃園是印刷電路板、紡織染整及石化產業的重鎮,因此市府在推動農地整治時也面臨極大的挑戰。

「342公頃的農地全數解列,這對我們來說,是極大的鼓勵!」鄭文燦表示,這幾年,除了持續落實已推動的新街溪、埔心溪及南崁溪流域廢(污)水排放總量管制,對轄區內的工廠嚴格監督與稽查外,並努力推動相關水質改善工程,「近期就有農民提到,桃園早期溪裡的水真的很髒,附近工廠的廢水都沒好好處理就排放出來,但這些年看到河川水質真的變好了,魚群也回來了,目前也有多處農地復耕,重現土地生機!」鄭文燦也說,以後會更加強宣導事業體基於企業之責任進行放流水自主加嚴,才能一同建立市民健康、永續的生活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