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騰工商團隊-簡玉鳳

一圖秒懂!彰化縣解除350公頃列管污染農地

彰化縣列管污染農地最高達到350公頃,縣府從2015年起推動整治改善計畫,向中央分4期爭取補助經費,經過9年努力,終於在去年底全數解除列管。環保局表示,今後以預防污染為首要目標,加強保護農地灌溉環境。

環保局統計,解除列管污染農地,8成恢復農業使用,其餘種電做開發綠能用途,部分因農業人口老化而閒置。解除列管後農地恢復種稻,若農地位處高污染風險區,環保局在稻作收成之前,交由農業單位進行稻米重金屬含量檢驗,發現異常銷毀稻作,並重新啟動列管。

環保局長江培根表示,彰化縣灌溉與排水渠道水質污染源,北彰以排放廢水須接受列管的電鍍工廠為主,南彰為畜牧場,為了預防農田遭事業廢水污染,除了早鳥夜鷹與檢警稽查,藉由強力稽查讓業者落實廢水排放的操作程序,同時不斷擴大劃設灌溉渠道廢水排放總量管制區,最早從彰化市及和美鎮東西二、三圳,逐年擴及鹿港鎮,去年擴大到秀水與福興鄉等地,縣內主要灌溉溝渠烏溪、番雅溝、東西二、三圳、洋仔厝溪、員林大排等,都納入管制範區。位在管制區範圍內,不可新設會排放重金屬廢水的事業,暨有廠區也不允許擴廠增加產能。

另外,環保局亦在高風險的潛勢熱區,裝設自動監測水質設備的「水盒子」24小時監控水質。

江培根指出,環保局透過科技主動出擊,北彰電鍍工廠紛紛遷往彰濱工業區電鍍專區,2期進駐廠商過去屈指可數,不僅早就進駐率滿載,近年擴充3期電鍍專區也都滿載,數據驗證進駐專區的現象,去年12月水體重金屬污染負荷,相較2016年同期降幅高達67.9%。